侗族鼓樓
-
侗族鼓樓
鼓樓是侗鄉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筑物,流行于湖南,貴州、廣西壯族自治區交界地區。座座鼓樓高聳于侗寨之中,巍然挺立,氣概雄偉。飛閣垂檐,層層而上呈寶塔形。瓦檐上彩繪或雕塑著山水,花卉、龍鳳、飛鳥和古裝人物,云騰霧繞,五彩繽紛。從江縣高增侗寨鼓樓高達二十余米,十三層次;黎平紀堂侗寨一寨就有三個鼓樓,侗寨風光可說十足了。
-
銀良鼓樓
銀良距從江縣城8公里,屬高增鄉。銀良鼓樓形制端莊,為四檐四角攢尖頂木樓。
-
堂安鼓樓
堂安離肇興不遠,大路只有4公里的路程,如果走山間小路就更近了。它也屬黎平縣。與肇興相比,堂安顯得古樸和自然得多,其民風習俗也更加純厚。人們認為堂安堪稱為侗鄉的一個縮影,我們則認為它是侗鄉最美麗的縮影。
-
苗蘭鼓樓
苗蘭侗寨跑榕江縣城38公里。苗蘭鼓樓非常有個性特點。多重檐八角攢尖頂。但重檐之間間隔疏朗透空。底層鼓堂為全封閉式,但卻不是用木板密封,而是用鏤空的窗格封閉。
-
芷江天后宮
芷江天后宮,坐落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城舞水河西岸。這里原為福建客民會館,乾隆十三年(1748年)由福建客民所建,天后宮從始建至今已有250多年,占地3700平方米,現存建筑面積1970平方米,為內陸最大的媽祖廟。芷江天后宮坐西朝東,南北建有耳室,中間三進:戲臺、正殿、觀音堂,左為財神殿,右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,全部建筑結構基本保存完整。198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-
高增鼓樓
高增距貴州從江縣城約10公里。高增鼓樓非常有個性,是九層重檐攢尖頂。頂部形制同平俅鼓樓屬同一種類型。但高增鼓樓的特點在于它的底層為雙重檐大屋頂。正面看猶如一座加了樓塔的大殿。有如城樓一般宏偉壯觀。
-
義團鼓樓
義團鼓樓
-
源遠流長的黔東南侗族鼓樓
鼓樓是侗寨的標志,凡有鼓樓的寨子必是侗寨。同時也是吉祥的象征,是興旺的標志,是侗族人民文化智慧的結晶。黔東南的侗族鼓樓主要集中在黎、從、榕三縣。最多是黎平縣,全縣鼓樓數達320多座,占全國鼓樓數的50%以上,是名副其實的鼓樓之鄉,黎平鼓樓有四最:一是鼓樓數最多;二是鄉鎮鼓樓最多的在黎平的肇興(全寨五座);三是全國最高的鼓樓是黎平休閑廣場鼓樓(53米);四是在年代上建得最早的鼓樓在黎平。即黎平述洞獨柱鼓樓,始建于明崇禎九年(1636年)。侗族鼓樓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除了述洞鼓樓外,還有一些鼓樓也是建得很早的,如從江增沖鼓樓始建于1672年,并于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黎平羅溪小寨鼓樓始建于1743年,從江信地鼓樓始建于1761年。
-
仁團鼓樓
仁團鼓樓,高18.47米,建于清代,1982年重修。其它4個鼓樓的建造時間相似。